从建筑材料上看: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中西建筑风格的比较 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
建筑材料不同 我国古典建筑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西方建筑则是石材为主,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
聪明的古罗马人发明了现代化建筑的最基本材料混凝土,古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合进碎石子制造出混凝土。他们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如:古罗马最伟大的圆形露天竞技场。
公元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 阿斯普丁发明了“波特兰水泥”,是将石灰石和黏土一起燃烧,这种水泥它有凝胶的作用,就是它可以将两个很硬的物体粘在一起,这种水泥一开始是用来修路的。几十年后法国人莫尼埃,他把铁丝网放在了那种水泥当中,就解决了水泥存在的容易断裂的缺陷,这就是钢筋混凝土。
水泥是用途最广泛的建筑用胶凝材料,比如工地上常见的混凝土,就是水泥、沙子、石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我们常用的普通水泥,学名硅酸盐水泥,又称波特兰水泥。它的发明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原料为石灰和硅酸钙,水泥在建筑上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沙、砾混合形成混泥土来使用。水泥是在公元18世纪的时候由英国人发明的,水泥进入中国以后,被称为洋灰,1889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近代化的水泥厂,就叫做启新洋灰厂。
英国人亚斯普丁发明波兰特水泥,法国人莫尼埃取得了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专利。1865年的一天,法国园艺师莫尼埃在观察植物的根系时,发现植物根系在松软的土壤里互相交叉、盘根错节,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从而把土壤抱成了团。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第一种现代水泥。时至1813年,又有一位名叫毕加法国的土木技师发现将石灰和粘土以三比一的比例混合,便能得到最好的水泥。1824年,英国人阿斯谱丁首次发明了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非常具有现代意义。
1、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2、公元前518~公元前460年 波斯建波期波利斯豪华宫殿。 公元前500年~公元750年 墨西哥留存特奥蒂瓦坎城,有太阳神金字塔建筑群。 公元前5世纪 中国春秋末期《考工记》成书,其中“匠人”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文献。 建雅典卫城,中有帕提农神庙等建筑。 希腊希波丹姆规划米利都等城,建立了城市规划模式。
3、西方建筑发展史,主要包括以下9个阶段:罗马式(Romanik):是9世纪~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罗曼式建筑以教堂为主。主要特征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哥特式(Gotik):11世纪起源于法国,13C~15C流行于欧洲。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尤其是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被广泛认为是该风格的标志。这一风格随后蔓延至整个欧洲,不同地区发展出了各自的文艺复兴建筑特色。关于文艺复兴建筑的结束时间,学界意见不一,但普遍认为它延续了近四百年,直到18世纪末。
5、欧式风格的起源: 分北欧,简欧及传统欧式,总的来说起源与古希腊,雅典,兴起于罗马帝国,由于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使得意大利人在生意上从中渔翁得利,当然室内装饰方面也随之面传入了意大利。随之而传入了地中海周边的一些国家。后由于西班牙人对欧洲其它各国的侵略,当然也包括了意大利。
虽然古代没有水泥,但是利用黄泥搭配糯米汁,将各个砖块粘合在一起,也是十分牢固的。而且城墙的内部是用夯土,夯土的硬度不弱于砖石。
根据专家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南京明城墙在修建之初就考虑了不同材料的分段使用。用碎石、城砖和黄土夯实,这种夯土和城砖的坚固结构,足以抵御炮火的攻击。人们使用的 粘合剂 具有非凡的效果。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分灰分河沙,二分黄土,以糯米、羊桃藤汁和之,均匀、结实、不碎。
卯榫结构就是他们采用的建筑手段,这是一种特别牢固的方式,可以保证房子的质量安全。古人盖房子用的石头土块和稻草古代的穷人是没有那么多钱来购置木材,纯木质结构的房子的。所以他们就会用到石头和土块儿,还有稻草。他们将石头打成碎石或者就用大石块。然后把土加上水弄成泥浆,掺上稻草。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石灰砂浆。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学会了用石灰砂浆来加固建筑物。这是石灰、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生产工艺和成本相对较低,但强度明显降低。很难建造很高的建筑,也不能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水是最大的天敌。第二种方法是用糯米砂浆建造。
泥草土浆 古代最常见的“民间水泥”,现代农村依稀可见,就是用黄泥水不停搅拌,不断加入甘草碎渣,直到成为粘稠状,不仅用来打土坯晾干成砖砌墙,就是作为粘合剂也坚固无比。古代秦汉时期,包括西域诸国古城遗址等,依然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城墙的稳定性还依赖于一种特殊的粘合剂,由糯米、熟石灰和石灰岩混合而成,这种粘合剂极大地提高了砖块之间的粘合力,填补了缝隙,防止了雨水的侵蚀。 正是这些普通而有效的材料和粘合剂的使用,使得明城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能够抵御古代炮火的攻击,展现了古代建筑的智慧和成就。